为深刻领会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将教育开放理念融入中外合作办学实践,11月7日,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党委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师生通过集中观看、线上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同步收看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7讲《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答好强国建设时代命题》。
观看学习
此次微党课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四所高校党员师生共同讲授,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开放动能。在学习观看结束后,党员师生围绕课程内容交流学习心得。
国学教工党支部副书记傅晓翎谈到,通过观看微党课,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教育对外开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将结合国学教学,持续推动中华文化与国际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人才,以实际行动参与教育强国建设,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的自信与担当。
国学教工党支部李仁生说,党课强调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强国建设,令我深感高校国际化办学责任重大。国际学院依托学校农林学科优势,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等国际交流合作,正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未来我将立足国学教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外语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王宪副教授表示,我深感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强国建设的时代命题。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交流的纽带。微党课中展示的高校教育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正是我们外语人服务强国建设的主战场。外语人既要当好“引进来”的桥梁,更要做好“走出去”的使者。我们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世界、自信表达中国,培养他们成为具备全球视野、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人才。我们将立足本职,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贡献福建农林大外语人的一份力量。
公共基础外语教工党支部许旦儿谈到,这次微党课深刻阐释了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的时代意义。作为国际学院的党员教师,我更加认识到,教育国际化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展现中国理念、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自觉把这一理念融入教学中,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媒,既传递中国智慧的独特价值,也吸收世界优秀成果,努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党员教师的力量。
公共专项外语教工党支部书记汤志明说,学习完微党课,我深刻体会到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对于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课程生动展现了高校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深化国际创新合作、参与全球治理方面的卓越实践。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国际视野,更彰显了中国教育主动融入世界、贡献智慧的担当。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具体实践者,我们应积极拥抱这种开放格局,努力提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郑声衡谈到,通过观看,我深刻认识到高校在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中的关键作用。开放的教育姿态,不仅深化了国际创新合作,更使中国高校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不仅堪称教育强国建设的鲜活实践典范,更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学子须铭记于心、切实践行的时代使命。学院在积累了20余年中外合作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可积极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持续拓展国际合作。我也必定以此次微党课为导向,为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中加项目学生党支部黄逸凡谈到,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哈萨克斯坦推广的万亩良田,到华南理工大学在国际舞台的学术交流,我国高校正以多元姿态展现时代担当。新时代青年既要扎根专业领域精耕细作,也要胸怀天下放眼全球。作为学生党员,更应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需求,以开放姿态参与文明对话,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民族复兴与人类进步的事业中书写青春篇章。
此次微党课的学习进一步筑牢了学院党员师生的思想根基、凝聚了奋进共识。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把教育对外开放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全过程,持续深化与戴尔豪西大学的务实合作,搭建更多跨文化交流平台,引导师生在“引进来”中吸收先进经验,在“走出去”中传播好中国声音,以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实绩,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