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38威尼斯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办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7      作者:王宪 吴丽君/文 练瑞莹/图

11月14日至16日,由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主办、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承办的“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数智时代外语教育创新与区域文化传播研讨会”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本次年会聚焦“数智时代外语教育创新与区域文化传播”,会聚省内外外语学界专家学者、教师及研究生代表近200人,共同探讨外语学科在人工智能与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新发展路径。

年会开幕式由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副院长张云清教授主持。副校长郑宝东出席并致辞,他介绍了学校在外语教育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特别提到习近平总书记9月给全校师生的回信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长杨信彰教授作年度工作报告,总结学会工作成效,并指出数智时代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副校长郑宝东致辞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长杨信彰教授作年度工作报告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国内外语界知名专家学者带来了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深入剖析了数智时代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理念、原则与进路,特别是对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设置的深刻解读,指明了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闽南师范大学校长张龙海教授以诗意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探讨了文学与科学的互补融通关系,阐释人文与科技融合对认知创新的重要意义,启示在学科交叉中寻求新的增长点。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提出的“大语言学”范式,挑战了传统语言学的边界,倡导一种更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研究路径,为应对数智时代多元符号交流提供了新的理论基座。北京语言大学许宏晨教授通过案例分析,展示Q方法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创新运用,提供了探索主观性问题的有效工具。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在线分享技术赋能外语教学与课程建设,强调了教师角色转型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作主旨报告

闽南师范大学张龙海教授作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王振华教授作主旨报告

北京语言大学许宏晨教授作主旨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作主旨报告(线上)

年会设置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区域国别学、外语教育学五个分论坛,在仁德楼同步开展研讨。各分论坛呈现显著的多元化与交叉性特征:外国文学分论坛既有经典文本深度解读,也涵盖数字人文前沿理论探索;语言学分论坛从传统语法语义延伸至人工智能对语言的影响及语言服务国际化;翻译学分论坛探讨了AI翻译质量评估、人机协同翻译等新兴议题;区域与国别学分论坛紧密结合福建区位特色,深入研讨闽山文化、海丝文化等的传播策略;外语教育学分论坛直面数智时代教育变革,广泛讨论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创新等热点话题。分论坛上老中青学者齐聚一堂,61位论文作者分享了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大量青年学者,通过专家点评和学术互动,青年学者在展示成果的同时获得启迪成长,体现了学术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经过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五个分论坛共评选出22篇优秀论文。

分论坛讨论

年会闭幕式上,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秘书长林明金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回顾总结,强调年会展示了福建外语学界蓬勃的生机活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阔的学术视野,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引领作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与学术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智慧。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