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植物保护学院在博学楼4楼高校星火馆、昆虫标本馆举办“探索昆虫世界,感受生命奇迹”主题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特别邀请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参与公益自然科普研学,由学院“植此青绿”志愿服务队承担讲解与志愿服务工作,学院受资助困难生共同参与。通过沉浸式参观、趣味讲堂和互动实践等形式,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开启了一场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昆虫科学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昆虫馆的参观环节便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浓厚兴趣。讲解员们围绕馆藏昆虫标本,为小朋友们生动讲解昆虫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清晰阐释益虫与害虫的不同作用,并穿插讲述有趣的昆虫小故事。在互动问答中,原本陌生的昆虫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孩子们频频驻足观察、积极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在科普讲堂环节,学院青年教师陈湜以“蚊子大揭秘”为主题,从“蚊子如何叮人”“哪些蚊子更爱叮人”以及“科学家如何防控蚊虫”等贴近生活的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专业知识,带领这些二年级的小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身边的昆虫奥秘。
在互动实践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积极参与手工创作。在昆虫拼贴画活动中,大家用树枝、树叶精心装饰昆虫纸板,还为翅膀绘制出各具特色的花纹;在昆虫扭扭棒和折纸环节,志愿者从基础技法教起,耐心引导孩子们亲手制作出栩栩如生的昆虫造型。动手创作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科学探索欲。

成果展示环节中,孩子们自豪地展示了利用拼贴画和扭扭棒制作的昆虫作品,在交流分享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本次活动不仅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成为一堂生动的“资助育人”实践课堂,让受资助学生加入科普服务行列,实现了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价值升华。未来,学院将组织更多中小学生走进星火馆、昆虫标本馆,发挥学院志愿者专业特色优势,不断创新自然科普形式,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